7月4日一早,中方縣花橋鎮洞竹山村的山坡上紫蘇一圈圈環繞著青禾,偶有微風吹過,由青漸紫的“波紋”便蕩漾開來。農戶們頂著暑氣,腰間系上筐子,三三兩兩穿梭在紫蘇地里,手指翻飛采擷,爭分奪秒地趕在午間高溫來臨前進行紫蘇搶收。
“紫蘇從4、5月份開始成熟,收獲時間可以一直持續到9月?,F階段我每天要雇傭40名左右村民進行采收及晾曬,每人每天100元工錢。 ”種植大戶胡勇剛介紹道,他的紫蘇基地共有300畝,年產量按曬干后計算是500余斤/畝,總產量約15萬斤/年。
紫蘇,草本植物,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紫蘇葉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古籍中有不少記載,能“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被廣泛應用于中藥制藥、食品加工、香料等領域。胡勇剛早已與安徽一家藥企簽訂協議,紫蘇銷路穩定,按市價10元每斤算,他的紫蘇種植基地年產值在150萬元左右。而在“冬閑”時節,胡勇剛還會在基地種植油菜,實現“一地兩收”。
田間農戶正在彎腰勞作,忽隱忽現的身影與茂盛生長的紫蘇形成樸實而美麗的畫卷。望著這一幕,很難想到就在幾年以前,這里還只有裸露的黃土,是村委籌謀劃策,“把脈問診”,為荒山開出了一劑“良藥”。
“以前這一片坡地都是荒地,2021年村委聯系種植大戶對荒地進行開墾,發展中藥材種植。目前村里共流轉了400畝荒地種植紫蘇,既加強土地利用率,防止水土流失,還可以為村集體增收,也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倍粗裆酱妩h總支部書記毛凱波表示,明年村里還計劃引進玉竹種植,將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
近年來,中方縣憑借特有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綠色土地資源,結合六大強農行動,深入實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大力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2022年全縣中藥材基地總面積達到4.15萬畝,中藥材產值達1.9億元。
來源:懷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