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一條11.5公里長的水泥環形村組道路貫穿宣恩縣椿木營鄉范家坪村的山山嶺嶺、村村寨寨,嬌艷的迎山紅、厚樸花朵掩映在青瓦白墻之間。一塊塊大小形狀不一的田地里,村民正搶抓農時,為道地中藥材除草、施肥、防蟲,保障秋季豐產豐收。
近年來,范家坪村在鄉黨委、政府和宣恩縣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支持下,促推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藥材項目破題
范家坪村地處椿木營鄉西部,北部與恩施市新塘鄉太山廟、甘坪為鄰,轄7個村民小組475戶1590人,全村耕地3200畝。多年前,該村大量勞動力被卷入打工浪潮,紛紛外出,在田間勞作的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導致種植不成規模,產量效益低,村集體經濟薄弱。
近年來,該村著力打造“一村一品”,全力推動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2017年初,在外創業能人馮濤返鄉租賃土地10余畝種植竹節人參,帶動32戶村民發展竹節人參面積200畝。2018年,村民馮仕偉返鄉開墾荒地10余畝種植竹節人參……
2021年6月,宣恩縣紀委監委派出第三紀監察組組長楊享祥擔任范家坪村駐村第一書記進駐該村。
如何為范家坪村謀發展?駐村工作隊對該村民情現狀進行了全面梳理,了解到致富“帶頭人”馮仕偉、馮仕軍等人致富不忘鄉鄰,在創辦竹節人參樣板示范種植基地后,成立宣恩縣椿木營鄉川洞坪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規模種植名貴中藥材,年均產值達30余萬元,解決了10人就業。楊享祥第一時間聯系馮仕偉、馮仕軍,邀請他們共商產業發展大計。
駐村工作隊以不突破耕地保護底線和基本農田制度為前提,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擴大竹節人參種植面積。2022年,集中連片改造土地500余畝進行竹節人參種植與開發,解決了200余人就業。
“我們夫妻倆在藥材基地做零工,一年下來合計增收了2萬多元?!贝迕裨l海樂呵呵地說。
林下經濟接力
村民收入逐步增加,但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仍然偏低,已不適應鄉村振興大局。
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成員與村民代表一起走出去“取經”,赴十堰市、重慶市九龍坡區等地考察黃精、重樓種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范家坪村最大的優勢在于林地資源豐富。為發展林下種植道地中藥材,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成員與村民代表圍坐一起召開“諸葛亮會”,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這些藥材要種三五年才能采挖銷售,將來賣不出去怎么辦?”一村民提問。
“中藥材保險系數高,長在土地里一般不會爛,便于管理。以貝母為例,去年每公斤2元,今年行情好,已經漲到近4元了,藥商爭著上門收購?!睘榇蛳蠹翌檻],農技專家一一解釋。
16場屋場會將村民的顧慮一一解除,最終達成一致——“擼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64歲的六組村民胡吉強,和妻子主動整理了4畝土地發展黃連和竹節人參,他信心滿滿地說:“只要有土地,只要人勤快,肯定能掙錢?!?/p>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希望駐村工作隊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提升村集體輸血造血能力,拓寬群眾增收途徑,助力范家坪村全面振興?!睏钕硐檎f。
來源:恩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