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mcuse"><nav id="mcuse"></nav></label>
  • <strong id="mcuse"></strong>
  • <strong id="mcuse"></strong>
  • 歡迎來到亳州中藥材市場網

    掃碼關注

    亳州中藥材市場網
    微信掃碼關注

    貴州:道真縣“黔北藥庫”名片熠熠生輝

    ??2023-06-27 閱讀:3681


           清晨,道真自治縣陽溪鎮陽壩村萬藥山上,云霧繚繞,鳥鳴婉轉,好似人間仙境。

            置身陽壩村嶺坪組極目遠眺,一條寬3.5米、長5公里的產業路蜿蜒而上,從村莊到山頂,連接著山下70戶305人的致富希望,這是一條致富路、增收路。

            路兩旁,洛黨參、玄參、天麻、白芍、前胡等中藥材排列分布,襲來陣陣藥香。

            好山出“好藥”

            天微亮,50多歲的村民周登學,拿著鋤頭向山上走去,“現在正是管護前胡的好時節,今年的收成就看他?!?/p>

            周登學種植中藥材已有10多年歷史,從最初種烤煙,后來種藥材,從幾畝、十幾畝到最多時兩百多畝。說起種植中藥材,周登學滿是自豪與自信:“如今的鹽井壩,在家20多戶農戶,家家種藥材,戶戶都有車,基本在城里買了房子?!?/p>

            陽壩村海拔高,森林資源豐富,林中富藏各類中藥材、竹筍,盛產黨參、玄參、天麻等,尤其是黨參俗稱“洛黨”,為中國三大名黨參之一,被載入中華藥典。

            “從海拔高度、生長環境和交通條件等方面綜合比較,陽溪陽壩這個地非常適合種植前胡?!被丶夹g指導員孟正海,基地總面積400畝,目前正在有序管護。

            陽溪鎮位于道真最北端,平均海撥1300米,境內森林覆蓋率80%以上,生物資源極為豐富,是“黔北藥庫”道真的核心板塊。

            90年代,當地村民李永亮采挖野生黨參培育成功,后來逐漸在當地規模種植,如今已成為群眾的“致富良方”。

            如今,該鎮依托得天獨厚氣候與土壤資源,全力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以黨參、玄參為主的中藥材產業,種植面積超過15000余畝,帶動農戶1126戶3642人增收,僅黨參種植即可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2022年,全村共種植黨參1500余畝、玄參300余畝、其他藥材600余畝,一年下來累計收入100余萬元,涉及200余戶農戶。據道真農商銀行陽溪支行提供的數據顯示:陽壩村目前共有存款余額達5500余萬元,戶均存款超過10萬元。

            良藥成“良方”

            從曾經的村民采挖野生藥材,到如今的規?;?、基地化種植已成一定規模。

            如今,行走在道真各地,處處見藥材,處處聞藥香。三江鎮種植花椒1.2萬畝,玉溪鎮種植鉤藤3800畝,洛龍鎮種植黨參2000余畝,陽溪鎮種植中藥材1.2萬畝。

            “天地匯靈氣,人間存仙草?!钡勒?,素有“黔北藥庫”之美譽,是貴州中藥材主產區。境內藥材品種多、儲量大,已查明現有藥用植物600多種,主要品種玄參、洛黨參、金銀花、天麻、黃連、柴胡、紅豆杉、黃柏、白芷等。

            其中“道真玄參”“道真洛黨參”獲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地道洛黨參以根條肥大、粗實、皮緊、油潤、具橫紋、味甜著稱,深受外商和國內同行的贊譽和青睞,地道天麻、黃連、五倍子等在歷屆廣交會上深得好評?!半u籠山”牌金銀花已獲“無公害產品”證書,主要銷往山東、南京、重慶等地?!靶柵啤甭妩h參遠銷上海、廣東、四川等地。

            陽溪社區居民張道瓊種植天麻、黃連等藥材已有十余年,經驗極為豐富。今年,他結合市場需求,把天麻種植面積增加到了50余畝?!叭ツ攴N了約20余畝天麻,收入80多萬元,今年擴大規模,相信不受災害影響的話,收入不會差?!睆埖拉傂判氖?。

            發展藥材、賺足“藥”財,不止是在陽溪鎮。在有“黔北藥庫”之稱道真,位列全國三大名黨參之一洛黨參及玄參、天麻、前胡等600多種中藥材深藏山水之間,廣大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藥材早已成為增收致富的一劑良方。

            黔北藥材“集散地”

            陽光透過云層投向大地,夏日的清晨,在道真自治縣玉溪鎮池村村“鉤藤基地”里,連綿的田野郁郁蔥蔥,鉤藤長得蔥蘢茂盛,混雜著縷縷清淡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

            據了解,該基地總面積3800畝,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和公司+訂單”的模式,輻射帶動121戶438人增收。

            萬藥山鹽井壩核心示范基地、玉溪鎮池村村鉤藤種植基地只是道真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全縣共建成各類中藥材種植基地106個,組建中藥材協會和專業合作社35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1萬余畝。

            小小中藥開出“致富良方”,群眾日子也越過越香。近年來,該縣始終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念好山字經、打好綠色牌,確立“菜縣菇鄉”“黔北藥庫”農業產業定位,依托山水優勢發展中藥材產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不斷壯大規模、延長鏈條、創優品牌,引領廣大群眾種植中藥材實現持續穩定增收,努力把中藥材打造成百姓增收的“千金方”、實現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至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20余萬畝,年產量4萬余噸,年產值4.2億元,道真品牌“黔北藥庫”正走出黔北,走出西南,走向全國。

            

    來源:貴州日報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
    本站部份內容系網友自發上傳與轉載,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亳州中藥材市場網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aaa_国产一级高清夜夜爽_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_日韩国产欧美丝袜在线